为进一步推进秋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安徽师范大学决定于5月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为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丰富班级同学大学生活,营造温暖互助的班级氛围,在辅导员的具体指导下,2021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1班于2023年5月29日晚七点,在行知楼2050204教室,以“等一个自然而然的晴天”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本次由班级心理委员黄竞锐同学担任主持人,为我们开启今天的活动。在介绍活动宗旨时,她这样说道:“刚刚挥别上个星期的雨季,临近学期末,学业和各方面的学生工作又很忙碌,压力之下,难免会有负面情绪冒头。但就像天气终究会放晴一样,积极与快乐仍将是我们生活的主调。希望今天的心理健康活动,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调节情绪的途径,让同学们一起拥抱阳光。”调节情绪的前提,是学会正确地去看待情绪。正确看待之后,我们就要学会以合理的方式去宣泄和表达情绪。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的去表达与宣泄我们的情绪呢?黄竞锐同学给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要主动给大脑制造陌生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改变周围环境、生活方式或者自身的形象,比如把自己打扮得美丽,也会让心情变得更好。其次,多出门晒晒太阳,促进褪黑素的生成,可以缓解失眠。除此之外,享用美味的食物、动听的音乐、欣赏优秀的文艺作品等,都能够让我们有效疏解负面情绪,拥抱心理的太阳。
在了解心理健康理论之后,实践环节顺承展开。由班委给每位同学分发A4纸,请同学们运用彩笔、颜料、贴纸、剪刀等等工具,在纸上自由创作,宣泄和表达心中的焦虑、情绪、感动等各种感受。在《想去海边》的背景音乐中,同学们随着旋律,与“等一个自然而然的晴天”的歌词共鸣,或涂鸦、或剪贴,在纸上绘制出属于自己的心理图谱。烦恼与压力,随笔尖飞走;快乐与感动,同回忆永驻。
其实,无论是快乐、烦躁还是平静、焦虑,任何一种情绪都是有价值的,就像一颗颗子弹必须不断打磨,不断微调尺寸和强度,才能精准地突破逆境。正确地看待情绪、悦纳自己,合理地表达感受、调节情绪并不难。只要我们愿意一起推开那扇心门,就可以拥抱等候已久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