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工作网!
  • 网站首页
  • 学工队伍
  • 下载中心
  • 青年风采
  • 青春丝语
  • 班级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团风采 >> 正文

智巧与情思相交融的宋词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彭国忠教授的宋词观

 添加日期:2017-06-03 预审:刘飞  审核日期:2017-06-03

5月21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导彭国忠教授应邀于文学院三楼会议室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以智力入词——宋词的智力之旅”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博导李平教授主持,文学院胡传志教授、吴微教授、侯宏堂教授、张勇教授、李伟副教授、王轶老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到场聆听并参与互动。

彭教授从杂体词的智慧入题,指出杂体词作为宋词的特殊样式不仅是文人黠慧或文字游戏,更是智巧与情思相交融的艺术。彭教授结合杂体词形式如回文体、集句体、福唐体、离合体、藏头体、歇后体、药名体、集词调名体、隐语体、嵌字体并通过具体的词作展示了词人将古老汉字独特的外在形式义与内里深义推向极致。彭教授表示,优秀的杂体词是词人高超的文字技巧和艺术才华体的产物,同时也是阅读者的智力之门,慧心者经过智识之活动,则会同时获得阿弗洛狄忒的青睐,和雅典娜的眷顾。彭教授强调对于宋词智慧的理解需要亲自诵读,仔细玩味,要在不疑处存疑,在看似平淡处留心。在隐语体和嵌字体的讲解中,彭老师结合晏几道《小山词·自序》、秦观《水龙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十八客》等词作和同学们一起寻找宋词之智趣。对于词作的用典、隐趣、义涵,彭教授也逐一作了讲解,这颇具趣味性的讲解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于宋词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彭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认为,对于宋词学习,名家名篇固然重要,无名氏的词作亦有重要学术价值,启发同学们以此开拓,深入发掘。

一场智、趣、思相结合的讲座结束后,李平教授作了由宋词之智到现实之思的精彩总结。侯宏堂教授高度评价此次讲座并结合自身研究体会寄语同学们:学问是“读”出来的,要做有学术的思想,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德行的人,同时学术研究要对现实有所回应和关怀。(文黄瑞\图 徐炜红)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版权所有 2022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