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者,本也,得也,性之端也。为了弘扬高尚师德,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15级汉非专业特举办“师生面对面”系列活动,增进师生关系,让同学们对所学课程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同时巩固专业思想,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3月10日下午2时至4时许,汪红艳老师在2040301教室义务为15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的同学召开了一次有关普通话等级考试的备考大会。此次备考大会聚集了近百位有意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的汉非学子,汪老师也相应的准备了精美而又全面的PPT。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课堂中,汪老师系统的梳理了一遍考试的流程,对考试的四个题型和得分制度做了细致的解说。参与此次课堂的杨波同学表示:“汪老师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的老师,讲课细致又生动,语言通俗易懂。更重要的是,她在讲课过程中不失幽默地在讲解中穿插了自己在以往的普通话等级考试遇到的趣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我们对考试时应注意事项的印象。这次的备考课当真是让我获益匪浅啊!”
众所周知,三月是我国的雷锋月。而汪老师此次在课余时间义务为汉非专业的所有同学上一堂普通话等级考试的备考课,不仅仅体现了尽职尽责的教师精神,更加凸显出了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现如今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中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奉献社会以及见义勇为的代名词,而汪老师的行为,正符合雷锋精神的这一核心。还有就是雷锋精神中的“螺丝钉”精神,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总是爱钻研,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去学习,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汪老师的专业素养很好,她带的这门课其实挺有难度的,很多同学都在课业上有疑问,找她问题目的时候,她总是可以对答如流。”付路晴同学的这番话从侧面体现出汪老师对专业工作下了很大的功夫,就如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别无二致。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这是教师无私奉献的伟大,也是雷锋精神的不断传承与弘扬。三月是雷锋月,但学习雷锋不止于三月;教师是吐丝春蚕,但学习雷锋不止于教师!愿雷锋精神永存!(15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 文/蒋涵 图/叶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