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云云,弹指之间墨溢香。思绪袅袅,天上人间亦相见。《关雎》所述的爱情故事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内涵,2016年2月28日晚,在2090503教室,15级卓越语文教师实验班开展第五期学习小组活动,共同探讨《关雎》。
本次活动有四组参与,小组代表人结合PPT进行汇报。程文菲组PPT制作精美,古韵十足,在讲解中运用大量古文资料,细致分析该诗内涵。天子作为统治者,后宫的伦理道德可楷天下,“窈窕淑女”正体现了古代对女子内外美的重视,但同时也反映出父权体制下对女性的严格要求。卞若南组指出大陆和台湾在《关雎》读音方面的区别,并进行分章赏析。他们通过孔颖达、司马丘等人的点评,深入探讨关雎“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特征。王恒组想法新颖,汇报形式活泼,将《关雎》用小说、歌曲、MV形式展现出来。并大胆尝试,改写女生版《关雎》,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蒋菲组在综合前三组汇报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关雎》所体现的古代爱情观和婚姻观。诗中男主人公将热烈追求的感情纳入温柔敦厚的礼乐中,并以婚姻为恋爱的最终目的,这正是古代夫妇之德的典范。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作为《诗经》的第一篇,《关雎》更是拥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和魅力。本次学习小组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深入的了解其内涵,既拓展了课外知识,又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分工合作能力。(15卓越语文班 曹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