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站在初春的前奏上,我们迎来了第53个雷锋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普及志愿服务理念的氛围下,201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也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心中的雷锋精神。
我心中的“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年年学习,可具体到每位同学,又是怎样理解的呢?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对于“我心中的雷锋精神”展开了讨论。大家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途径对雷锋精神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同学们畅所欲言,着眼于身边的人、事、物,纷纷表达自己心目中的“雷锋”,最终以团小组为单位选取了“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艰苦奋斗”三个主题。3月5日,大家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志愿时代,我们在行动
奉献——以一己之力献温暖。15汉教第一团小组的同学们充分发挥个人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于公益支教活动。当别人还沉浸在周末清晨的美梦中时,她们已经在前往支教地的路上。走进社区,走进孩子的家中,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在她们看来,对于雷锋精神的学习,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他们哪怕一次的豁然开朗,我都是幸福的!”志愿者张玉杰这样对我们讲。另一些同学则主动前往教学楼,不惧早春的寒冷,黑板报绘就心中的雷锋,擦玻璃、清扫楼梯,整理讲台,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为集体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钉子——爱其本职,乐其所乐。早上六点,天还未完全亮,团支书王丽丽和几位同学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体验宿管阿姨、维修师傅的一天,切身领悟“钉子精神”的真谛。从开楼道门、打扫楼梯、关灯到跟随阿姨学习修整花草,忙碌但不失乐趣。王丽丽在活动结束后边擦汗边说:“通过这一天的体验,我们才真正懂得,任何一份职业都不简单,每一位工作者都值得我们尊重!”。看似平凡而简单的工作,实际上是叔叔阿姨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他们用自己的坚持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的深刻内涵,让“钉子精神”不断深化。
艰苦奋斗——自立自强,做更优秀的自己。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班的周金芳同学就是一位切实的践行者。她来自江西省一个偏远的山村,家庭的清贫让她比同龄人更深刻的明白读书的意义。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严格遵循作息规律,每天最早来到教室,认真学习的同时并努力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艰苦朴素,乐于助人。即使在周末,依旧六点起床,在图书馆徜徉书海。课余时间,她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力求全面发展。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她都力求做到最好并且始终坚信:沉稳低调,心向阳光。记录并体验她的一天,同学们明白了她期末成绩的名列前茅并不是偶然。平凡中发现闪亮的阳光,在身边的“雷锋”身上感受榜样的力量。
半个世纪虽晃眼走过,他,从未远离。雷锋!不仅仅是每位志愿者,他还是你、我、他!每一个善举、每一处发现、每一次行动,15汉教的同学们用切实的行动诠释着自己心中的雷锋精神,学习榜样,我们笃行不倦!(15汉教崔晓涵)